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础医学学科,2000 年首次获批基础医学-免疫学二级学科硕士学
位授权点,自 2002 年招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2011 年获
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位点现有有 8 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人体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
射医学、医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与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学位
点现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年
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 81 名,其中教
授 35 人,副教授 29 人,博士 49 人,硕士 28 人,博士教师比例为 60%。截止
2024 年底,引进博士 3 人,在职培养博士 1 人,现有青海省高层次人才 29 人,
其中杰出人才 1 人、领军人才 6 人、拔尖人才 22 人,学科带头人 6 人。参加国
内各类协会重要学术兼职 20 余人,其中,国家级学会 9 人,省级学会 11 人。
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初建于 2012 年,是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专门从事基础医学科
学研究重要的依托平台,是基础医学一级博士学位点计划培育、硕士生培养和大
学生创新性项目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基地。近 5 年来,依托中央及地方两级财政,
共计投入 1295 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条件改善。依托该研究平台及校内共
享科研平台共获批各级项目 69 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 余项,科技部
重点研发计划 1 项(生物安全技术专项);教育部春晖及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
还有各类校级院级项目,获批项目总经费 1787.5 万元。发表 SCI 论文 158 篇,中
文核心及普刊共计 5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 18 项,获批发明专利 11 项。
(二)学科建设情况
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础医学学科作为青海省重点学科之一,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
科评估结果,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的基础医学学科被评为 C 类学科;校友会全国排名第 79
位,被认为是区域一流学科。但根据教育部的评级和软科排名,该学科的排名相
对较低,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础医学学科正通过各种努力提升其学科建设和学术影响力。
2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础医学学位点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
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以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人体生理适应及免疫
学研究为基础、高原病发病基础研究与中藏药干预相结合、高原特有病原生物的
遗传进化及致病研究为特色的学术研究团队,为高原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
发展和保障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医学研究基础。学位点已培
养超过 200 名研究生,并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展现了学科的实力。
当前,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高原医学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等学科平台,在低氧生理适应、低氧免
疫调节、青藏高原世居人群遗传特性研究、高原病发病机理与中藏药干预研究、
包虫病防治等方面聚焦,逐渐形成了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优势学科,免疫学
和病原生物学为特色学科的学科布局新局面。但学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
分学科方向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足;二级学科设置不符合教育部最新学科目
录,学科方向过于分散;缺乏专门的科研平台,二级学科功能实验室设置不完善;
国家级项目获批数量少,无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少,缺乏国际间
学术交流等。
(三)研究生招生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4 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46 人,其中全日制 46 人,招收第一志愿报考学
生 1 名,相较于 2023 年,招生人数增长率达到近 7%,从考生本科院校层次、科
研经历等综合评估来看,优质生源占比显著提升。目前在读研究生总数达到 138
人,2024 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毕业 48 人,截止 2024 年 12 月,实际毕业 46 人,
实际授予学位 46 人,学位授予率 100%。按时毕业生中已就业 38 人,就业率 95%,
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医院、院校及企业单位,有 2 人升学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目前,针对 2025 届毕业生正在积极开展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就业形式多样化。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止 2024 年 12 月,当年退休研究生导师 5 人,学位点现有研究生导师 57
人,其中本单位 49 人。引进具有临床医学背景的博士 3 人,在职获得博士学位
1 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达到 60%,临床医学背景导师比例提高,硕导比例 70%,
3博导比例 17.3%,高级职称比例达到 79%,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60 岁
以上专任教师为零。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和病原生物学两个二级学科仍缺
乏真正具有学术引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2023 年基础医学研究生第一支部,以龙启福同志任支部书记、杨少华同志任
支部副书记、尹新新同志任支部组织委员、苏红同志任支部宣传委员、吴芷静同
志任支部纪检委员。2024 年研究生党员人数增加至 51 人,故当年 9 月建立研究
生第二支部,将 23 级党员(8 人)、24 级党员(11 人)、23 级和 24 级预备党员
(3 人)划分为第二支部,以邢江娃同志任支部书记、师博涵同志任支部副书记、
余志瑶同志任组织委员、李培青同志任宣传委员、陈思同志任纪检委员。
基础医学部现有两个研究生支部,一支部共有 14 名正式党员,11 名预备党
员;二支部共有 21 名正式党员,2 名预备党员。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师生爱党、
爱国情怀。利用思政课程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项目,将理想信念教
育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结合。为研究生新生开展入学教育系列活
动,通过讲座、互动等形式,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专业发展规划、适应
校园生活。
在政治学习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利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推送学习资料,拓宽学习渠道。同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
(三)校园文化建设及日常管理服务
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会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不同民族学
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开展高原特色科研活动,
4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研究高原环境下人体生理变化,如高原病的预防
和治疗,以及高原适应性研究进行高原特有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培养学生对生物
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强化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参与高原生态环
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赛事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
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道德情操。如 2024
年 5 月 24 日,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成功举办了以“做情绪的主人”为主题的“5.25
心理活动日”,开展了“撕掉标签,拒绝焦虑”等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正视焦虑,塑造健康心理状态,学会积极面对生活挑战,营造和谐校园
环境。2024 年 10 月,举办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第三届研究生“迎新杯”男子篮球赛等。
学位点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和论坛,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学
位点专门工作人员积极对接学校的各级各类学生活动和落实研究生培养环节,保
证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2024 年,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共开设 20 余门课程,涵
盖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如英语,医学科研方法等,及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等,开设学科前沿进展课,强调跨学科融合和实践导向。课程内容定
期更新,确保前沿性和相关性,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验室工作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融入思政元素,
润物细无声,强化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开展一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开设学
科进展前沿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导师选拔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发展首要前提,
实行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的一票否决制。同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
询与减压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和综合人文素养。
学院通过邀请专家进校,不断加强学科交叉类创新研究型学术讲座,提高学
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水平。2024 年共开展 10 余次学术讲座,涉及学术道德、学
科前沿、基础与临床研究交叉融合等,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学
术思维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5研究生奖助情况方面,2024 年有 7 位同学荣获国家级研究生奖学金,体现
了学院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学生的优秀表现。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
在医院、行政岗位、大学、升学和公司等领域表现突出,为学校和社会发展做出
了积极贡献。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2024 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修订基础医
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全面落实教育部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计划,实施德智
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优化教师成长激
励体系,专业素养与教学科研综合能力同步提高,引进具有医学背景的博士 3
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申报省级思政课程 2 门,研
究生教改项目 2 项,全英文课程 1 项,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
作委员会课程群建设类一般项目 1 项,“AI 赋能基础医学研究生在线核心课程
群建设”。科研能力提升方面,获批国自然项目 1 项,省科技厅 6 项,总经费
643 万元,不断提高开展应用型研究和横向转化研究水平,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19 篇,授权发明专利 1 项。但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学
术对外交流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落实 2024 版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严格落实青
海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价相关办法,如《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
管理办法》和《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研究生中期考核及分流淘汰管理办法》,规范研究开题、
中期及毕业答辩等培养环节。严格学位论文盲审程序,学位点对论文抽检中发现
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进行专门督导,要求研究生
导师指导学生按时完成相关整改工作。部分盲审专家提到学生开展的课题与二级
学科研究方向不一致,出现跨专业领域的课题及毕业论文,后续需要进行方向的
调整和规划,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本年度连续开展了研究生入学第一课、文献阅读分享及教学效果在线评价及
意见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对执行 2024 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后开设的课程比较满
6意,其中,基础医学学科前沿进展、生物信息学课程、高原医学研究进展及专业
方向内 Seminar 等课程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但学生对医学文献检索、文献阅读
分享等课程活动反馈教学效果不佳,拟在后续 2025 版培养方案中继续优化课程
设置,同时加大优秀师资的遴选和选聘工作,提升课程特色和教学效果。
六、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结合基础医学中长期建设发
展规划,加快基础医学学科内涵建设和基础医学一级博士点培育和申报工作,拟
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病原、免疫及解剖方
向的学术带头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国内外进修机会,建立健全的评价和
激励机制。
2.学科方向优化:根据教育部最新学科目录,调整和优化二级学科设置,
凝练研究方向,增设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地方特色的二级学科,如医学药理学和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科研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医学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引进先进科研设
备和技术,加强与医院、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加强
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合作以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为中心,联合西
部省区医院、其他高校等单位,与国内多部门、多机构合作,开展专项科学研究。
5.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
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参与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服务,提升
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开展高原地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
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6.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原病科技成果转化
的应用,实现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推动重点领域和重大课题攻关,逐步
形成布局合理的高原医学研究体系,促进高原医学高质量发展。
7